第 90 期
🪙 全球擁有最多比特幣的公司創辦人:為什麼台灣人該買比特幣?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以前聽到 Michael Saylor(MicroStrategy 微策略創辦人,全球擁有最多比特幣的公司)發言,都是來自文字報導的片段。這是我第一次觀看他如此完整(長達 36 分鐘)的論述——關於比特幣——我看了兩遍,資訊量超豐富。
不管你對比特幣的好惡程度,你都必須佩服 Michael Saylor 在闡述他的觀點時,組織嚴謹,層次遞進(不會東跳一塊西跳一塊的),聽起來很舒服;而且他還使用了大量的類比法和對比法,讓我們很容易想像那個畫面,理解他所想要表達的:
先是鋪墊微策略遇到了「穩定獲利但低成長」的時期,對比之後購買比特幣的策略,相當於「收購高成長的壟斷型數位公司」。
微策略有盈餘,除了「發放股息、股票回購(庫藏股)和買美國公債」以外,有沒其他(對標標普 500 指數 12%~16% 的資金成本)對股東利益更好的出路?
比特幣現貨 ETF 是一艘噸位很重的貨輪,只能為乘客 1 for 1 持幣;而為策略略身為一間上市公司比較輕盈,擁有額外發行「新股、可轉債、固定收益證券」的靈活度,用不到 1% 的資金成本籌集資金,購買更多比特幣。
比特幣是數位世界中最大的城市,這是一個長、寬、高都是 276 區塊的立方體,微策略就是一間數位世界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 21,440 塊產權(一共有 21,000,000 塊)。
比特幣的稀缺性,大概就像全世界有錢人都同意想要畢卡索的畫,他們都有意願要把財富儲存於畢卡索的畫,可是畢卡索的畫就只剩下千幅。比特幣代表一種對價格完全缺乏彈性(無法增產)的東西。
如果有人(中本聰)創造了某種東西,將其奉獻給世界,並從未從中受益,然後就離開了,這就是「共同財產」(common property)的定義,比特幣就是這樣的一種資產。
如果你口袋裡有 10 億美元,有歹徒用槍抵著你的頭,只要開槍就能搶走這 10 億美元;但如果你有的是 10 億美元的比特幣,歹徒就算開槍也什麼都得不到。暴力只能摧毀實體資產,但只要你擁有可攜式的數位資產,就有談判的動機。
比特幣背後崇尚的(貨幣)自由精神,是許多人的嚮往。
小至走遍各國來一場數位遊牧的資金準備,大至考量到中國威脅與地緣政治風險的未雨綢繆,務必讓比特幣為你保有選擇的空間。
🔥 大佬登台批評:比特幣 2024 大會重心偏離比特幣核心價值
小烏鴉Ma𝕏:在 Bitcoin 2024 大會的第一天,比特幣開發者兼作者 Jimmy Song 對大會的主題提出嚴厲批評,認為其過於關注傳統金融機構和政治人物,偏離了比特幣的核心價值。
Song 強調,比特幣應該代表自由、自主和自我主權,而不是成為金融和政治權力的工具。他的言論引發了在場聽眾的共鳴,並引起了關於比特幣未來發展方向的廣泛討論。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比特幣核心價值與目前市場現實之間的衝突,特別是在 Bitcoin 2024 大會上的表現。Jimmy Song 的尖銳批評讓我們重新審視比特幣的初衷,提醒我們它應該代表去中心化和自由,而不是被政治和金融機構所利用。
我之前就有大推 Jimmy Song 的《Fiat Ruins Everything》,因為他真的是一個很堅定的 Bitcoin Maxi,所以看他演講直接說實話,就覺得心裡很舒暢。
如果你對比特幣信仰不夠堅定,可以先看一下這篇文章,然後再去看完整的影片,一定會讓你對比特幣的精神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之前推薦《Fiat Ruins Everything》的內容如下:
1️⃣ 夠真實:光是用「你吃的食物越來越差,你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來形容法幣的弊端,應該很多人都能夠感同身受。
2️⃣ 夠淺白:大部分這類型的書籍會引用很多經濟理論,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會覺得有距離感;但是本書蠻多例子很貼生活,所以不用懂經濟也看得懂。
3️⃣ 作者
本來就是一直在關注比特幣發展的教育家。光是 2013 年用 0.25 #BTC 買牛肉乾,應該就知道多 OG 了吧😛
🧑🏻💻 加密的去中心化將提升 AI 透明度
自由精靈 - 多比:AI 是世界的大浪潮,也是區塊鏈應用的其中一個熱門賽道。
這篇文章解說了 Web3 和 AI 之間的關係,包括基礎設施層、AI 資源、解決 AI 問題,亦探討了集中化帶來的問題,以及去中心化 AI 如何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副刊
📝 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
Swift Evo:比起直接推薦讀書筆記,這系列向大家介紹不同讀書筆記的推薦文。在這過程中,你也會慢慢發現 Matters 有這麼多愛書的朋友呢!
午月 - 白月光?紅硃砂!----我讀「再讀《红玫瑰与白玫瑰》」
推薦的讀書筆記︰再读《红玫瑰与白玫瑰》
讀書筆記作者︰xu1xin
推薦原因︰打败欲望的矜持,唯有爱情。
就如古希臘的智者讓我們走過長滿蘋果的園林,要麼為了未知的更好,最後空手而回,心空洞洞的;要麼拿著一個名為遺憾的蘋果,心裡都是果園中比這個更好的影子。
打敗矜持的,未必是愛情。換了女角,換了月光,換了玫瑰,他可能也會經歷同樣的心境。
只要是為了蘋果而進了果園,誰不會想在每顆蘋果都嚐上一口?
📰 媒體偏頗的問題,其實不在於偏頗本身
熱浪/Heatwave:上週小烏鴉 Ma𝕏 編推薦了一篇很好的思考文,再來推薦一篇資深媒體人的深入淺出見解文。
如果偏頗是必然的、少不了的,或許我們要不多看幾家、多查證,要不就持平、少跟風,希望可以讓中文的輿論世界清朗一些。
🎬 金馬最佳導演蕭雅全:電影和人生的情感堆疊,都少不了吃
熱浪/Heatwave:這部導演把時代背景——明明很奔騰的一九八零年代末——作得很冷靜的電影《老狐狸》,好像被一種真空保存過的作品,可以欣賞和慢慢品味。
除了 La Vie 的幕後專訪,蕭雅全自己的 IG 【斷絕同情】系列發圖文也一一細數刻畫參與這個作品的劇組、演員、概念、現實和取捨,特此再推薦【斷絕同情25-攝影師林哲強】 中他細膩的文字。
還有台灣最近電影圈很多事,也一樣很多人在族群或政治立場之外,支持男主角陳慕義和他的不平,不能支持媒體亂報 。
✍🏼 編輯動態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
🪧 本週活動預告(UTC+8)
8/2 (六) 20:00 | IMO 人物誌|孫育芝 Daisy 深度說書分享《溝通的方法 》(Zoom)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語音活動邀請到了「自信溝通學院」創辦人Daisy 孫育芝。
Daisy目前是外商業務行銷,2022年獲公司最佳新人獎、2023年獲頒超級業務。她也是「主題讀書會」行政團隊成員及「自信溝通學院」職場溝通講師。
⭓ 原本擔任公司內勤,能夠安安穩穩準時上下班的 Daisy,為什麼會突然想挑戰業務角色?
⭓ 她又是在什麼起心動念下創辦「自信溝通學院」,願意花大把時間消化許多不同類型的職場書籍,跟學員交流分享?
⭓ 這本《溝通的方法》有什麼的魅力?又是如何在眾多職場書籍中成為她分享的首選呢?
邀請你來一探究竟,體驗職場溝通力無痛升級的快感!
8/3 (日) 20:00 | 夜话 Mary Ventura与朋友对话(Matters Lab Discord 自由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