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期
🦄 真能成為「互聯網價值層」?一文了解 Polygon 2.0 by @Jordan, PANews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上週,Polygon(MATIC)才被 SEC 發起對幣安/Coinbase 的訴訟案件中被標記為「證券」重挫幣價。然而,本週他們預告將推出「Polygon 2.0」計畫藍圖,旨在建立一條基於 ZK(零知識證明)技術的 Layer 2 網路,並成為網路中的價值層(Value Layer)。
此舉似乎是用實際行動回應了 SEC 的不友善態度。「Polygon 生態系統已經準備好在未來 5-10 年持續構建,這是一場馬拉松,每一個干擾對我們來說都只是暫時的噪音,Polygon 會繼續建設。」Polygon 創辦人Sandeep Nailwal 表示。
Matters.town 的「Logbook 2.0 日誌」和「站內 USDT 支持功能」都採用了 Polygon 的技術,與我們這麼親,好東西,不關注一下嗎?
與當前以太坊二層側鏈版本不同,Polygon 2.0 更像是一種「二層網路的網路」。
我在年初看到一份彭博社的研究報告,大力讚賞(吹捧)Polygon 在過去幾年的優異表現,該份報告中指出:
Polygon 生態系的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擴展速度很快,已經超越了其長期競爭對手以太坊,成為今年大多數 dApps 部署時的首選。
與 Avalanche 和 Fantom 等其它 Layer 1 公鏈相比,Polygon Network 擁有更多的開發人員。
Polygon 經常成為頭條新聞話題,因為它與世界上一些最有價值的 Web2 公司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萬事達卡、星巴克、Nubank、Adobe、愛迪達、PRADA⋯⋯)。
基於 Polygon 在 2022 年的一系列品牌合作形象,今年可能是主流 NFT 項目踴躍採用 Polygon 的一年。
現在,這些利好「基本面」因素又可以再添一筆「Polygon 2.0」計畫,此時的 $MATIC 幣價卻不是很給力,是否可以期待「每個干擾都只是暫時的噪音」,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時。
⛓《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 Layer2 嗎?論 Web3 的大規模應用奇點在哪裡》By 萬物島ThreeDAO jason陳老師
小烏鴉Max | Demi #0604:今年不論是新公鏈還是 Layer2 又陷入了百鏈大戰的狀態,尤其是 Layer2,截止目前僅被 L2beat 統計到的 Layer2 共 18 條,還有大量排著隊處於上線和研發過程中的 Layer2,保守估計得 30 條以上,而主打等效 ZkEVM 的 Layer2 taiko 也剛宣告完成了 2,200 萬美金融資,掀起了擼毛大軍的又一場狂歡。
我蠻認同劍哥的觀點的。
Layer2 就像高速公路,都期望可以解決主網壅塞的問題。
但是當一個城市有好幾條高速公路,但都沒有人走的時候,這些公路就算可以承載更多的運輸量(TPS),那都是白搭。
加上目前大多數交易還是在以太坊主網上面,其他 Layer2 都還有一段差異...
Layer2 到底有沒有發展的空間,我認為是有的,但是一定會經過發散,之後再慢慢收斂在特定幾條鏈上,所以還有待觀察。
🤖 Reddit 第三方開發生態圈的消亡,與 subreddit 看板的抗爭抵制
Denken:繼 Twitter 平台透過高額 API 價格,消滅第三方應用(並引發轉移至 Mastodon 熱潮)之後,Reddit 正上演一樣的劇碼。這次事件主角為 iOS app《Apollo for Reddit》,最終開發者決定於 6/30 停止 app 運作。
Reddit 官方並無退讓之意:
Some apps such as Apollo, Reddit is Fun, and Sync have decided this pricing doesn’t work for their businesses and will close before pricing goes into effect.
For the other apps, we will continue talking. We acknowledge that the timeline we gave was tight; we are happy to engage with folks who want to work with us.
回想起當初《Apollo》獨立開發者 Christian Selig 接受《Indie Dev Monday》訪談時,曾提及 Reddit 平台友善,不勝唏噓:
Q:Whats it like having a product that depends on another company/service? Does it ever get a little scary? Does Reddit support you?
A:Kinda? A lot of people are very understandably wary of depending on other companies like this, and I see where they’re coming from, but Reddit’s been great in a lot of ways, and I love the platform that is Reddit so much that it makes up for any little fears I might have, it’s just a great community to build for.
Reddit was really great with setting me up with a contact I could hit up if I had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and he’s been really great, I feel very fortunate. They’ve been great to develop for as well, I think from a company culture they have a very developer friendly attitude since their inception and all the way to today, and have been pretty open with making newer features they introduced available via their public API (not all though, so I can’t give them a perfect score), so I think they’re doing a great job
近期則有 The Verse 深度專訪了 Christian Selig,梳理了事件背後的來龍去脈。
於此同時,主打開放且上鏈的 web3 社交網路協定 Lens Protocol 獲得 1,500 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在重視 ownership 的 web3 social 平台,是否就能不再重蹈覆轍了呢?
🪙 年青人應當擁抱比特幣
自由精靈 - 多比:(非投資建議) 撰文者是 Forbole 聯合創辦人,此篇從社會結構、資源分佈、世代流動上說明為何值得持有比特幣。在我看來,作者看到社會現存的問題,例貨幣濫發、階級壟斷、居住正義,由淺入深解說比特幣作為相應選擇的原由,是一篇有社會性及關懷的文章。
副刊
📚 为什么小说在 Matters 不受欢迎?
Shift|The Space Web 3 Museum:來自 2022 年,各位在 Matters 寫小說的朋友的心底話。
現在是 2023 年,透過週報再次曝光及回顧。
希望能為一直默默在 Matters 寫小說的作家,再加一點點力,也希望 Matters 聽到小說作家的聲音後,能真的有所改善。
🐦 想過鳥的築巢嗎?看過鳥巢怎麼組成的嗎?
meankid76/熱浪:某日上班十字路口等紅燈,等的時間足夠看見鳥在視線範圍裡啣著枝條穿入樹上的葉叢裡兩三次,足以判斷樹上有個巢,但是看過巢的樣子,總會想鳥們是怎麼在想的?
去年春天,家裡冷氣機下面,來了兩回珠頸斑鳩,有過三隻雛鳥,也有過雛鳥和蛋。社區管委會總幹事建議移除,差點要和平移走那個巢,還好先去了鳥店問,鳥店說你移動過了,斑鳩回來就不會認那個巢和雛鳥了,本來我還在牠們的巢旁邊擺了一個新巢(利用上一組斑鳩家庭留下的巢,再擺過、整過)看斑鳩會不會有甚麼反應,整個白忙。
但我可以回答,為甚麼一些枝條疊架起來的巢,可以盛蛋和讓幼鳥待著--因為有牠們的排泄物,會讓巢的基底部,穩固地團結在一起。
先來看一下都會鳥的巢:
台電公司將裸露的帶電體加裝絕緣包覆,同時也加裝「驅鳥器」與「鳥刺踏」讓鳥不敢靠近,...「鳥獸觸電事故,在 2015 年有 3,100 多件,經過改造措施,2021 年已經降到 1,780 件。」(都會鳥巢秘錄|如何友善對待城市鳥類)
再來看號稱大自然鳥界建築師的「黑頭群棲織布鳥」和「南方黑臉織布鳥」,指標性編織模式(也可直接上網搜尋,有很多圖片)
雄鳥負責編織築巢,同時也吸引異性。更妙的是,雄鳥還會自己拆掉不吸引雌鳥的巢。
這位網友拍到「黑頭群棲織布鳥的巢」,還加了綠色裝飾。
科學家研究過織布鳥的各種編織方法,希望破解牠們複雜的技藝是出自本能,還是後天學習。有人飼養了織布鳥,經過四代以後,讓從未見過前輩怎樣編織巢窩的織布鳥造窩,竟然都能無師自通地編織出長柄葫蘆一樣的巢。(「建築大師」 織巢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