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幣用於跨境支付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之所以選這篇(這個主題)策展的原因之一是,Chris Dixon 用了很多有趣的比喻來描述穩定幣面對的未來,例如「WhatsApp 時刻、常溫超導體、開放式高速公路」等。
另外一個趣味點,把兩篇系出同源的文章擺在一起看,你會看到前者(PANews)力求忠實呈現原文,但讀起來就很硬核,不好咀嚼;而後者(鏈新聞)則是有所篩選,有很多 hightlight 去做凸顯,只是一邊讀一邊會想說,會不會有哪些原文內容是沒有被放上來的?
你喜歡哪一種 style?
💸 如果明天推特消失了,Crypto 怎麼辦?
:這篇文章犀利指出目前多數加密項目對推特的過度依賴現象,並拋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假設:「如果推特明天消失了,你的項目還能活下來嗎?」
文章指出,許多加密團隊將推特視為唯一的行銷與社群建設平台,形成嚴重的回音室效應,錯估了自身的影響力與真正使用者的所在。
作者鼓勵讀者從使用者旅程出發,理解目標群體實際會接觸的平台與資訊來源,並提出具體挑戰:嘗試減少對推特的依賴,把行銷資源分配到更多元的管道,如 Discord、Reddit、Telegram、LinkedIn 等,以打造更具韌性的品牌與行銷策略。
在這個加密市場逐漸進入成熟期的關鍵時刻,這篇文章提供了非常實用且前瞻的反思:我們是否將「加密推特熱度」誤認為「真實使用者需求」?
它不僅針對行銷策略提出具體建議,更點出一個亟需重視的現實——加密項目的成功,不能只依靠社群炒作與短期話題,而應建立在跨平台的長期信任與口碑之上。
對於所有 Web3 專案經營者與行銷人而言,這篇文章是一記當頭棒喝,也是一份極具行動價值的指南。放下推特成癮,走向真實世界,才是真正的 Mass Adoption。
🆙 從激勵創新到 KOL 營銷,Moonshot 用戶增長案例研究
自由精靈 - 多比:這篇文篇分析了 SOL 上的新型加密平台 Moonshot 如何在近半年內作出突破。Moonshot 是一個可以用 Apple Pay、信用卡支付從而早期能夠購買 meme 的平台,它看到了許多人不是鏈上玩家,從而借助快速上架火熱的 meme 幣種、與 kol 互動、referral 拉新的方式,獲得了在 meme 爆發期間的大量增長,以及非鏈上的玩家。文中提到:
根據 Gate.io Learn 的分析,「用戶增長結構:在 20.4 萬名新用戶中,83% 通過 Apple Pay/PayPal 完成了首次存款,平均每筆交易的存款金額爲 420 美元。」這些數據強調了 Web2 友好型支付方式在吸引非加密原生散戶投資者方面的主導地位,尤其是那些被模因币投機感興趣但因因傳統區塊鏈的繁瑣流程而望而卻步的投資者。
事實上,在 $trump 推出數小時內,moonshot 就已上架此幣種,讓大量玩家得以透過法幣直接購買,而早前增長強勁的 $moondeng 和目前仍然在增長的 $fartcoin 也是在早期就在 moonshot 上架,才經歷往後的爆發期。因此 moonshot 用戶都能早著先機。
這篇文章大抵分析了支付平台配合支付方式,如何抓著機遇,成為其中一個成功的案子,也說明了便捷的加密支付解決方案、結合真實的社區參與,能夠推動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性。
🪙 幸好我投資比特幣
財經 M 平方的統計工具:https://www.macromicro.me/toolbox/chart-builder/quote-change
Owen 歐文笑長:美國總統 Trump 上任後,金融市場總是風起雲湧,而這週的關稅戲碼,更是讓所有金融商品慘遭血洗,所以我就想來檢視,不同資產在「近三年、近一年、近半年、近一個月」的漲跌狀況,比較的資產包括「比特幣、S&P500、羅素 2000、美債 20 年、黃金」,在圖中就是依這順序由左至右排列,而呈現的結果讓我很訝異。
可以發現黃金在所有的時間區段都表現優秀,特別是近一個月,在全球市場下跌的情況下,黃金依舊上漲,真的是避險好夥伴。
比特幣也不遑多讓,獲利一直都很豐碩,而近一個月受 Trump 的影響有所下跌,但也才 -1%,比起 S&P500 的 -5.6%、羅素 2000 的 -9.5%、美債 20 年的 -4.4% 來說,已經相對抗跌,也顯現比特幣與其他資產的性質,還是有所差異,是可以相互去做資產配置的。
比特幣的投資魅力,就在於牛市時能賺到高額報酬,並且能與其他資產做一定的對沖,但也記得賺到錢後要慢慢獲利了解,畢竟熊市的比特幣是可能跌掉 80% 的,請謹慎小心。
🎨 藝術家訪談:與阿亂 Aluan 的區塊鏈閒聊
:承繼本刊第 105 期談論「為什麼 2024 年還值得繼續關注 NFT」,本期帶來藝術家阿亂 Aluan 的第一手市場觀察,讓我們看看 NFT 熱潮消退之後的應用熊市,我們還能觀察哪些蟄伏中的區塊鏈藝術平台?fxhash、Highlight、Verse、Art Blocks、Feral File、Foundation、Rodeo 等。
這篇文只是上篇, 中篇還談論了藝術家視角、akaSwap、VolDAO,下篇則談了 AI、藝術與生活、作品推薦等,都值得一讀。
🛣️ Celo Public Goods
Swift Evo:在 Gitcoin Grants 23 輪次當中,Celo 鏈資助了七個不同的輪次,這個月在 Celo 鏈上合計資助超過 24 萬美金。究竟它為何而來?成立的 Celo Public Goods 又是甚麼?除了這次的資金投入外,作為 Public Goods ,它還有更長遠的計劃和新活動嗎?讀者可以此兩篇文章入手了解更多︰
副刊
🔥 你知道甚麼是促參法嗎?
熱浪/Heatwave:《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在台灣於 2000 年通過立法,財政部是主管機關,有給予多項獎勵措施。
你覺得一個「鰥寡孤獨廢疾者的公共食堂」可以申請獎勵措施嗎?「流浪動物收容、訓練中心」可以嗎?廢棄物事業可以嗎?
台灣環境部認定兩個條件下的焚化爐和掩埋場業者適用獎勵。
但是,有公民不同意。
以促參法獎勵焚化爐業者,除與循環經濟政策的「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循環利用」背道而馳,也與現實所需不符,現況是焚化爐比垃圾山還多:
焚化與燃料化設施量能,不僅跟著變得越來越多,且已大幅超出垃圾山量體,也遠遠超出這十年來增加的可燃事廢申報產生量。
更不符國際潮流——因為「焚化」是碳密集的處理(對業者來說是越多越好、要燒好燒滿)所以歐盟的五個重要金融制度與機構的財務支援對象,已經明確排除「焚化」。
歡迎點連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詳閱說明、參與附議(還有八天),附議者的留言相當口語和一針見血,茲摘選兩段如下:
peabo:焚化爐、掩埋場,不是「公共建設」,是「營利設施」,且與國家循環經濟、源頭管理零廢棄以及淨零政策相違背,不應享有全民資源補助、優惠與減免租稅的資格。
Hyacinth:污染者付費!鼓勵焚化是鼓勵製造垃圾!去除不當補貼,資源循環零廢棄才不會只是口號。
✍🏼 編輯動態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
Swift Evo:
🪧 本週活動預告(UTC+8)
4/15 (二) 16:00 | 迎戰 Public Goods - Gitcoin Grants 23(X Spaces)
GG23 到來,我們來一起談談當中的各個項目及這次的重點
呵呵 本周很讚,沒想到週報上能看到阿亂的名字,他的新作植物學也很值得一看(FB, x)(https://x.com/IOi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