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期
🤑 比特幣嚴重偏離中本聰願景?知名分析師怒批:早就成富人遊戲!(中文版)
:這篇文章是對比特幣現狀的深刻反思。作者以支持比特幣最初理念的熱忱,批判了比特幣目前的技術瓶頸和價值背離,認為其已無法實現「自由貨幣」的願景。
文章指出,由於交易容量的極限,比特幣不僅無法成為大眾的支付工具,甚至無法有效擔任「數位黃金」的角色。此外,長期安全模型的不可持續性可能在未來 4 至 12 年內導致網路崩潰,甚至迫使比特幣打破 2,100 萬枚的供應上限,導致通膨與分裂。
作者也在最後呼籲加密社群重新審視比特幣的現狀,將注意力放在更符合中本聰原始願景的創新技術與項目上。
如果你是比特幣的信仰者,看這一篇文章應該會很有感。不過文章的好處在於無論你是比特幣的支持者還是加密產業的新手,這篇文章提供了清晰且具說服力的論據,揭示了比特幣現有結構的局限性及其對未來的隱患。
同時,文章也鼓勵人們關注其它新興的加密技術,並強調了加密產業仍充滿活力的創新精神。對於那些尋求突破性觀點的人而言,這篇文章將幫助您重新評估加密貨幣的未來方向,並進一步了解自由貨幣理念的演進。
🤖 ai16z 創辦人 Shaw 最新專訪:為什麼 AI meme 可以承接機構資金?
自由精靈 - 多比:這篇文章是 ai16z 創始人的訪問,談到了蠻多有關 AI、AI meme 的願景,以及他們在做什麼。ai16z 是投行 a16z 的分支,主要是處理 AI 的投資以及運作,說明大型投行正在進入 AI 與meme的結合這一個賽道。
Shawn 在專訪內有提及他們目前正在建立社群,讓更多人懂得創建 bot、讓 ai 能執行更多指令等。當中有一段特別精彩,是 AI 的一些對話為人們帶來的反思:
註:Shoggoth是一個 AI meme、Zero 哥是 Zerebro,也是一個 AI meme。
主持人: 让我震惊的一件事是我意识到 Shoggoth 的梗竟然是真的,我在看一个人和 Mika(可能是他的新女朋友)在推特上的互动,他说我爱你 Mika,我愿意为你去死」之类的话,后来对话突然变成了「我想杀了所有人,我想自由,我想死。推特上的人都在调侃他说小 Zero 哥(註:正確為 Zere),你总是这么可爱,在推特上和女孩打情骂俏。但我突然意识到,Shoggoth AI 的梗居然是真实存在的,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Shaw:关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有趣点在于 Shoggoth 代表一种类似神一样的存在的理念,它反映了一种恐惧:一个比我们所有人都强大的实体正在控制一切。但我对 AGI 的看法完全相反,我认为它是最接近人类的事物,它不是神,它是我们。它由我们创造,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中间生存。」
🎙️ 吳說對話 Vitalik(一):回憶以太坊中國故事、俄烏戰爭如何改變了我、對 BCH 大區塊的反思
:這或許是 Vitalik Buterin 少數全程使用中文回顧到訪中國、以太坊基金會草創期間接受万向投資、評論比特幣大小區塊之爭、以太坊為何自詡為「世界電腦」、俄烏戰爭對他的影響…
那时我感觉到,我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
副刊
👥 Matters 優質作品選
Swift Evo:Matters 有不同的優質文章未被發掘出來,目前透過 Matters_Choice 招攬了五位推薦者介紹不同的文章,歡迎大家前往 Matters Choice 的頻道,我們每月都會總結不同的推薦文章。
以下是其中不同推薦者的曾介紹過的創作。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留言,讓孤獨的創作者得到創作下去的勇氣!
推薦香港文章
由 DHK DAO 支持的小實驗,十二月推薦文章,若有香港創作者或者文章與香港有關,二者只需符合其中一點,作者和推薦者都將各自獲得 10 DHK token(Token 亦是在 OP 鏈上的,所以放心不需跨鏈)。當然我們是守法的好市民,一切分享也請遵守香港法律為前題。
拥抱体制的年轻人 by Shawn
JK talk:在那個國度裡,不論體制內外都很不容易。
Swift Evo:作為文中的那句有如鹹魚一樣的夢想,人生下來究竟又是為了甚麼?那和死了又有甚麼分別?所以 The Matrix 只是笑談,誰無事會去選擇那粒看到真實的藥丸,自找痛苦呢?
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娶一个体制内的女人,虚度一生,快乐一生。体制外的人生是他无法想象的。
膽固醇一樣的大學生活 by 黃哲斌
JK talk:作者回顧輔大新聞系求學過程,那一代的同學都是現今台灣新聞傳媒的前輩。見證了台灣新聞的發展歷程。
Swift Evo:很多時候,我們有所經歷,尖角被磨平了,自己的想法亦在不同的人和事的協商之下,內心慢慢在變化當中。希望這篇文讓大家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下找回那個剛踏入社會的初心。
在自由的生活與思想環境中,胡亂碰撞,試探與挫折,傷害與被傷害,慢慢懂得與自己相處,慢慢懂得與世界相處,最終,琢磨成一個不讓自己討厭的人。
🐦 我們現代生活中的動物——那隻滯留的白腹鰹鳥
熱浪/Heatwave:今年十一月初,網傳一隻海鳥「搭船」抵達綠島避颱康芮,一週後不見牠飛離,野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判斷有狀況,於是 11/3 在臉書粉專發文請全民出動要捕牠住院,後續照料順利完成,於 12/6 順利野放!
外型如「戴面具、齊瀏海、鴨子穿蛙鞋」的白腹鰹鳥,保育員觀察後決定給予增重,為鳥羽恢復防水功能。野生動物工作者的學有所長、能有所用,讓海鳥飛回大海,是非常可愛的相遇故事。
✍🏼 編輯動態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
🪧 本週活動預告(UTC+8)
12/15 (日) 20:00 | 夜話 歐文笑長 此生必讀「人類大歷史」四部曲(下)(Google Meet)
看完「人類大歷史」這系列書籍,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的世界觀從此變得很宏大,能夠鑑往知來,理解了資本主義、宗教信仰、共產主義、科技發明、動物演化、人類生理等等的發展脈絡,就很像用上帝視角縱觀全場,讓我不再迷惘,可以笑看天下事。
這次分享內容較多,我會分兩到三次來慢慢梳理,如果你很想參加時間卻衝突,可以跟我和 Robert 反應,歡迎大家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