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期
主編 Denken 的話:感謝先前各位投票本刊新 logo 徵選活動,我個人贊助每位投票者的獎勵 1 USDT 皆已發出(交易 1、交易 2、交易 3),依據活動辦法計算,由 Web3Matters DAO 分配獎勵給三項提案,預計如下:
六邊形 logo(0x2319EA154A47E86F1B25085500d12b5bddF684a5)
30+300×25.42% = 106.26 DAI
馬型 logo(0x88a950E9Fa0ec06E53f0dF86266c25d41b43c3DE)
30+300×23.73% = 101.19 DAI天外飛來一筆 logo(0x88a950E9Fa0ec06E53f0dF86266c25d41b43c3DE)
30+300×50.85% + 150 = 332.55 DAI
公告一週後,若確認無誤,將會正式發放獎勵至三項提案錢包地址。感謝大家的支持!
🪙 比特幣投資 33 個質疑與擔憂,網友提問逐一回應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關於比特幣的討論,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支持者認為它是「數位黃金」,未來金融的核心;反對者則批評它是騙局,是洗錢與犯罪的工具。
這樣的對立讓雙方無法好好溝通,更別說能彼此交換觀點。但理性的討論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這篇文章整理自腦哥的 YouTube 影片,針對 33 個最常見的比特幣疑問,逐一剖析其中的真相與誤解,帶你深入探索這個充滿話題性的數位資產領域。
💬 淺白談 Bitcoin(比特幣)的共識機制
:這篇以批踢踢 BBS 長短句風格,以及在推文留言處與鄉民們反覆討論的過程,娓娓道來——Bitcoin 如何透過「規則」化為使用者行動的「共識」,期間歷經 Bitcoin XT 與 Bitcoin Cash 的分裂分岔,仍屹立不搖至今的核心原因:「每一個人的權利,來自於能驗證的權力。」
若你想更瞭解 Bitcoin 的意義,或想瞭解去中心化的重要性(譬如:為何以太坊也強調去中心化),這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 Memecoin 市場圖譜:一個價值 1200 億美元的資產類別
自由精靈 - 多比:Meme 幣的增長一直讓人驚訝,當中的文化、社群包含了許多共識和動能。這篇文章以圖表分類了各種 meme 幣的範圍,包括加密文化類、動物類、政治類、網上流行文化類、AI 類等,讓人一目了然各個賽道的分類。
文章筆者認為,互聯網與自我意識的 AI 類meme將持續增長,源於這些類別在網上已有一定共識及資源,也涉及未來的發展。在我看來,不一定要投資 meme 幣,但理解當中的增長過程、文化內容的生長、meme 幣的思想與共識上的形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數據真相:2/3 KOL 們推過的 Meme 幣已歸零,僅 1% 的代幣上漲 10 倍(中文版)
:本文揭示了迷因幣(Meme 幣)投資熱潮背後的真相,特別聚焦於 X 網紅對這類代幣的推廣行為。通過對 377 位網紅及其推廣的 1,500 多種迷因幣的分析,文章指出其中 76% 的網紅推廣過現已「死亡」的代幣,超過 2/3 的迷因幣在推廣後價值暴跌,甚至 86% 在三個月內縮水至原價的十分之一。
此外,儘管少數迷因幣展現了爆炸性成長的潛力,但實現 10 倍收益的機會極低,僅為 1%。文章還揭露了網紅推廣的經濟動機,以及粉絲數量與推廣效果的負相關現象,反映出大網紅更注重經濟利益,而小型網紅可能提供更真實的推廣。
這篇文章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數據驅動分析,對迷因幣投資風潮進行了深刻剖析,特別是揭示了網紅推廣行為與投資人虧損之間的關聯。它不僅提供了詳細的統計結果,更提出了對迷因幣高風險性和網紅推廣可靠性的深刻質疑,為投資人提供了重要的風險警示。
對於關心加密貨幣市場動態、投資策略及社交媒體影響力的讀者,本文具備高度參考價值。文章還探討了網紅經濟利益與粉絲信任間的矛盾,為讀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視角來理解迷因幣熱潮背後的運作邏輯與風險,值得深入閱讀和反思。
🎲 我在 Polymarket 投資賀錦麗勝選幣,輸了兩塊錢
自由精靈 - 多比:近月因美國總統大選因再度火熱的 Polymarket 市場預測平台,引發了不少討論,這是一個相對去中心化的平台。是次美國總統選舉的賭注金額約達 37 億美元,該平台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引起各界批評,認為可能已大力影響公眾輿論。2024 年 11 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清晨突襲 Polymarket 執行長 Shayne Coplan 的住所,扣押了 Coplan 的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
這篇文章細說了作者如何在 Polymarket 上參加了「誰會勝出 2024 美國總統選舉」一項議題的過程,並且提出觀點解說「預測和賭博差之毫釐」、「使用 Polymarket 有否違法」等,是個不錯的分析,提供給沒有參與到 Polymarket 的讀者參考。
Polymarket「相對」去中心,煞有介事,是考慮到絕對分散的模式並不存在,中心化與分散式之間是個光譜。即使 Polymarket 的所有買賣都在鏈上使用穩定幣交易,由於鏈上世界並不知道選舉結果,最終還是得有人通知系統選舉結果,區塊鏈術語稱這個角色為 oracle;而在這個情況,oracle 由 Polymarket 擔任,是整個機制暫時避免不了的小量中心化元素。
副刊
🌤️ COP29 的後續
熱浪/Heatwave:這回與會國、人數和議題性都不如上回熱鬧多元,反而因此能看到各電子媒體編輯策劃和報導的功力。給大家挑選推薦本週上線的總結性文章:
🐁 我們現代生活中的動物——雞精和老鼠
熱浪/Heatwave:這個專題主要是把過去已經發生的事作整理,實際上正在發生的、關於動物的事情,是同樣複雜和充滿著結構性因素的困難,有賴每個人的智識與智慧去洞察解析、支持或反對了。
比如當看到雞精廣告說產品「有得到抗疲勞的認證」是否你也想追問「抗疲勞認證」是指第 91 期說的動物實驗嗎?
是的,雖然台灣 2021 年 4 月有公告修正抗疲勞保健功效評估方法(PDF 檔)——將過往「實驗鼠游泳、跑步至體力不支而死亡」修正為以成年人受試者作實驗,並受試者必須如條件規定。只是同時,公告事項的第二點也等於日落條款,即公告生效起兩年內申請的、已經開始的,皆可比照以前方法認證,所以台灣方面市售雞精,全部都是經實驗室動物認證、可以宣稱抗運動疲勞的產品。(一次查詢台灣衛服部許可字號)
此前,政府單位並非沒有為消費者把關,在機能產品上並不允許廠商聲稱不實良效,只是沒想到是實驗室動物要付出代價。
最後兩支美好短影片來認識一下老鼠:
✍🏼 編輯動態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
Swift Evo:
🪧 本週活動預告(UTC+8)
12/5 (四) 19:30 | Matterszine創刊號線上發布會——我們終於做出了這本zine!(Zoom)
12/7 (六) 20:00 | 夜话 千翊晨 待定(Matters Lab Discord 自由二台)
12/8 (日) 20:00 | 夜话阿布拉赫 聊聊跑步(Google M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