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期
🏦 被華爾街劫持了!比特幣發展正脫離初衷,散戶恐成最終受害者?
:本文剖析了比特幣從叛逆者的象徵走向金融主流的歷程,並探討了其在 2024 年價格飆升至 98,000 美元背後的深層原因。文章聚焦於華爾街對比特幣的「劫持」,從退休基金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廣泛採用,比特幣正成為主流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
然而,這種熱潮並非沒有風險,缺乏統一的監管和「再質押」的激進操作,讓市場面臨潛在的系統性危機。同時批判了機構對利潤的短視追求,可能壓制創新,並使比特幣逐漸失去其去中心化的靈魂。
本文對比特幣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剖析,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全景圖,適合對加密貨幣未來走向感興趣的讀者。從華爾街的進場到監管缺失的隱憂,比特幣從「數位黃金」到「機構戰利品」的演變過程描,其實很適合去反思,對於你而言,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篇文章也代表這些年看下來,我個人對比特幣的一些看法,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都尊重。或許對於現在多數人而言,比特幣是投資工具,就像有人提及:比特幣的幣價一再創新高,難道有誰會受傷嗎?
如果從「投資」這一點來看,我不否認,大家都賺錢,大家都開心。但是站在一個「金融反叛者」看著自己所處的陣營,一步一步走到這一步,說「沒受傷」是騙人的。就像在文章中最後說的那一句:「比特幣的靈魂已經被其價格標籤所掩蓋。」
🎙️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接受邦妮區塊鏈的訪問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文中談到 Saylor 打雞血地說「波動是活力的表現」,這邊提供另一個切角:比特幣是由混亂驅動的,在混亂中茁壯成長。
什麼樣的混亂呢?
與法定貨幣、股票或房地產受「政府、企業和文化低效與失敗」影響不同,比特幣因對標黃金的特性,反而能從「熵」(秩序的相反)中受益,這正是它獨特的活力來源。
Saylor 講到了 MicroStrategy(微策略)大舉投資比特幣背後的邏輯,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金融工程,認為既然比特幣具有稀缺性長期上漲,他可以將公司變成 1.5x 槓桿 Bitcoin 的資產股。提供給想投資高波動性比特幣的人一個上槓桿的選擇。
⋯⋯基本上就是用各種 $MSTR 可以利用美股上市公司身份做到的融資方式,把錢融進來買更多比特幣。他的企業價值就來自於,提供更高的 Bitcoin per share 作為想要儲存自己貨幣價值的人的選項。
風險也很明確,幣價的波動還有歸零的風險。但是 Saylor 反而打雞血說波動是活力的表現,這樣追逐風險的人才更想投資你。沒有信仰的人在外看會是極度的瘋狂,但對於認為自己了解比特幣本質的信徒,這些都是理性的選擇。
💰 選對穩定幣也能做公益?
直到我看了這段不到 10 分鐘的短講,深入淺出地闡述:為何我們要放任發行 USDT 與 USDC 的商業公司賺錢呢?我本以為是要推廣使用 ETH 原生貨幣、或是去中心化的穩定幣 DAI,然而講者卻提出更基進良善的行動:不如發行 USDGLO,並將收益回捐公共財!這真是 web3 最令人敬佩的不可思議行為呢。
副刊
👥 Matters 優質作品選
Swift Evo:Matters 有不同的優質文章未被發掘出來,目前透過 Matters_Choice 招攬了五位推薦者介紹不同的文章,歡迎大家前往 Matters Choice 的頻道,我們每月都會總結不同的推薦文章。
以下是其中不同推薦者的曾介紹過的創作。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留言,讓孤獨的創作者得到創作下去的勇氣!
七日書「我的成長軌跡」之五:非洲草原星空下,Hakuna Matata by ヒロ
JK talk:她讓讀者的我們,看見了非洲那原始的風光與充滿生命力的土地,融入了作者的親身體驗。
Swift Evo:可惜沒有圖片,但還是能從作者的文筆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看到的蒙古草原上的星空。
《我可能錯了》:一個森林僧人的人生領悟 by 淇淇
JK talk:透過她分享的文章,讓我們認識一本書,學習如何活出自己。
Swift Evo:很好的讀後感,作者在沒有暴雷前提下,把這句「我可能錯了」畫龍點睛。讓我在看完此文後,也忍不住立即回想最近所做的幾個決定。
🌦️ COP29 第二週
熱浪/Heatwave:原本預計 11/22 週五閉幕的 COP29 確定延會,但等了兩天都沒有新聞出來,剛剛台灣時間(11/23 週六)晚間九點過,終於有中央社和經濟日報的新聞出來。
感覺很振奮人心的是很多人和團體不但關切這個大會的決議,在知道會難產的時刻,許多 NGO 出手發呼籲和聲明,讓這個大會不再只是富國與窮國之間不對等關係談判的事:
同時,另有中央社記者特稿深入總評中國與會的報導:中國COP29進退兩難 想領導氣候議題卻不願多出錢
以下幾則 COP29 第二週重點新聞:
最新 CCPI 氣候績效指標:台灣名列第 60(倒數第 8 名),圖解4項評比進退步(UDN 11/21)、再生能源大躍進 G20中有14國列後段班(環境資訊中心 11/20)
✍🏼 編輯動態
閱讀筆耕 𝑳𝒆𝒐:
🪧 本週活動預告(UTC+8)
11/27 (三) 20:00 | IMO 人物誌:脆狂人Boison 3 個月暴漲 1 萬粉!?陸海空三軍策略應用全公開!(Google Meet)
你知道脆自介的好壞攸關流量嗎?
要如何用三軍策略佈局才會引爆流量呢?
脆流量能夠變現的關鍵又是什麼?
繼上次 Boison 分享超強筆記術後,再次邀請他以自身操作脆經驗,分享 3 個月暴漲 1 萬粉絲的關鍵是什麼?你千萬別錯過!
11/30 (六) 20:00 | 夜话 千翊晨 待定(Matters Lab Discord 自由二台)